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4 22:44:50 次
摘要: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凭借其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紧密的产教融合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已成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典范。...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凭借其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紧密的产教融合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已成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典范。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
一、多元化培养路径,满足个性发展
学校通过设立高考学部、中高职学部及专业学部,构建了“升学+就业”的立体化通道。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发展方向:
升学路径:2020年升学类学生专科上线率达99.5%,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中职校第一。2021年,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通过“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就业路径:学校与县域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如金属焊接实训中心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95%以上,企业满意度超98%。
二、产教融合与产业对接,强化实践能力
学校精准对届昌县“生态工业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模式:
实训设施: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省级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等80个专业实训室,2777个实训工位。
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学生技能节(如第17届36个竞赛项目覆盖1544名学生)和参与国家级赛事(如2024年机器视觉赛项华东赛区第一名),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与本地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并建立人才回流机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三、服务地方经济,培育特色专业
学校依托县域经济特点,打造了一批优势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省级示范专业,入选浙江省“双高”计划,支撑遂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2014年率先开设,与地方共建“农村电子商务学院”,每年培养1000余人次,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培训,累计培育18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四、政策支持与成果验证
荣誉资质:获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称号。
人才激励:县内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晋升体系,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社会贡献:优秀毕业生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丽锋、市拔尖人才王杰德等,展现了职教学子的成长潜力。
五、德育与综合素质并重
学校以“文技并重,品学兼优”为目标,注重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责任感与职业精神,涌现出见义勇为、回乡创业等典型事例。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多元培养、产教协同、服务地方和德育融合,切实成为实用型人才的摇篮,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和案例是什么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采取了多种模式,具体案例和模式如下:
校企合作模式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本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岗位实操,同时企业师傅定期到校授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还试点了“引企入校”、“引项目进校”以及“产教协同育人”等多种模式,以提高企业在职教中的参与度,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电子商务与电商企业合作
学校自2004年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以来,与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探索“网上赶集 产业陪跑”模式,通过校企共建技能实训平台,开发了“赶集网”等电商平台,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成为全国农村电商标准的典型模式。学校还通过淘宝网创建县级馆,提升学生的实战技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机电应用专业与浙江华维集团合作
学校与浙江华维集团在机电应用专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建了多个实训基地,包括省级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工业设计实训中心等,双方共享资源,推动校企融合。学校还聘请了多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开发了《金属焊接技术》等校企合作教材,形成了“三元并重”的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实习实训
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推动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产教双主体”育人。学校还开设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行业名师授课,编写农村电商校本教材,并建设直播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技能竞赛与企业培训
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技能竞赛,如“天工巧匠”系列比赛,帮助学生取得技能等级证书,提升专业技能。学校还承接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如遂昌县应急管理局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计划,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区域合作与校校合作
学校与绿谷校区等其他学校深化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双方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
学校通过“赶集网”等平台,推动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区域品牌的双向流通,为遂昌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了农村电商相关课程,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农村电商人才,为遂昌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技能竞赛中的具体表现和获奖情况有哪些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技能竞赛中的表现和获奖情况如下:
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
遂昌县职业中专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得团体一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2项。其中,中职组一等奖由杨志城、翁伟平、钟轲瑜、余轩宇组成的“哮天队”获得;团体三等奖分别由余金震、占水芳、孟欣酋火、李俊涵组成的“电商之王队”和范鑫晨、曾宇恒、曾宇乐、曾宇康组成的“岚山风队”获得。刘存青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遂昌县首届钳工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竞赛
该竞赛于2019年12月举办,共有30名遂昌县从事钳工5年以上的选手参赛。比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黄应勇)、二等奖2名(余建标、鲁旭星)和三等奖6名。获奖选手还被授予“遂昌县钳工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丽水市中职师生技能竞赛
在2019年的丽水市中职师生技能竞赛中,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获得22人次一等奖、37人次二等奖和41人次三等奖,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省赛中也表现出色,连续九年获得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团体一等奖。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技能节
学校举办了第17届技能节,共有1544名学生参加了36个竞赛项目。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其他竞赛表现
学校在电子商务、CAD制图等项目中也有突出表现。在CAD制图项目竞赛中,叶定超、何高锋、陈大力等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技能竞赛中展现了强大的实力,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和钳工技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如何通过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具体实施了哪些项目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具体实施了以下项目和措施:
校企合作与“网上赶集”模式
学校与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探索涉农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共同构建了“网上赶集 产业带货”的涉农电商人才共育模式,打造了全国首个农村淘宝协会、特色县级馆等全国性先河案例。学校还建立了县级馆,通过实训、实践和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战技能,帮助学生挖掘农产品的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增强对电商的认可度和从商意愿。
“茶青人”培育计划
学校实施了“茶青人”培育计划,旨在培养具备电商销售技能、茶文化知识及现代旅游服务知识的新型“农二代”。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开设了《新媒体营销》《直播电商》等课程,并编写了反映地方经济特色的农村电商校本教材,如《遂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和《遂昌农村电商模式》,展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遂昌模式”。
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
学校建立了电子商务省级实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人力、设备和技术资源,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优化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邀请行业名师进校园授课。学校还建设了直播实训基地,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求。
农村电商学院与品牌建设
学校成立了遂昌县农村电子商务学院,致力于打造集人才培训、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县域农村电商平台。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优化校内定向培养体系、开展实练营等方式,培养了大量电商人才。
技能竞赛与荣誉
学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两项团体三等奖,在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中连续14年获得团体一等奖。这些成绩体现了学校在电子商务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农村电商服务网络扩展
学校的“赶街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立了超过两万服务站,带动了3.2万名农民就业,服务范围覆盖1400多万农村人口。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还推动了遂昌县现代商业经营的发展。
创新教学资源与管理机制
学校推行了校园钉钉办公系统和江汇27教学管理平台,强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并推行逐周督查制度和逐课听课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哪些特色和成效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教育的特色与成效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了“五育并举”的德育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千帆竞进”的德育体系,结合“五育融合”的培养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学校通过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朋辈互助和素养提升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还特别强调生涯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心理帮扶机制,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学校还通过“五爱·七德”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结合清廉文化建设,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与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当地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服务,并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夏(冬)令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修养。
学校还充分利用遂昌的独特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学校,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通过举办体艺节、技能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特色教育项目的成效
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竹编、木工、种植等劳动教育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还培养了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项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多次登上县、市、省级媒体平台。
荣誉与认可
学校在德育和劳动教育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润德于心育于行”和“五爱·七德”生态体验式德育荣获省级荣誉,“清廉文化建设”获得丽水市劳动竞赛一等奖。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丽水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就业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案例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遂昌职专”)的学生就业情况总体表现优异,学校通过多种措施和成功案例展现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突出成就。
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
根据2021年的数据,遂昌职专毕业生人数为673人,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其中直接就业人数为284人,对口就业率为87%。学校近年来的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例如2018年就业率为99.26%,2019年达到100%。这些数据表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高,且大部分学生能够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行现代学徒制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开发了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平台,提升了建筑工匠的技能水平和行业地位。学校还与松阳县职业中专、丽水中等专业学校结成“遂·松”联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成功案例与典型就业方向
学校的特色专业如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与技术等专业,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均超过95%。学校培养的金属焊接岗位毕业生就业率高,企业反馈良好。学校还为本地企业提供金属焊接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体现了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学生起薪与发展前景
学校毕业生的起薪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2780元/月增长到2021年的2890元/月。这表明学生在就业后能够获得较好的薪资待遇,并逐步提升职业能力。
多元化发展与升学支持
学校不仅注重就业,还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2020年专科上线率高达99.5%,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市第一。学校设有高考学部、中高职学部及专业学部,为学生提供升学和就业的“双轨制”发展路径。
社会认可与荣誉
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是遂昌县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学校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如“遂昌县五星级平安校园”和“丽水市安全治安单位”。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多元化发展以及升学支持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和升学机会。
文章标题: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435.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