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新高度

作者:admin时间:2025-04-05 14:43:21

摘要: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浙江省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提升硬件设施等多维度发展,展现了中等教育的新高度。以下从办学实力、专业建设...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浙江省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提升硬件设施等多维度发展,展现了中等教育的新高度。以下从办学实力、专业建设、育人成果、特色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办学实力与荣誉

国家级与省级示范地位

该校是嘉善县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拥有“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等称号。2024年更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标志着其办学思想、育人模式和综合实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现代化硬件设施

新校区于2024年投入使用,占地256亩,建筑面积21.95万平方米,总投资17.99亿元,由浙大设计院规划,配备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等先进设施。

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在编教职工172人中,高级职称57人(占比33%),研究生学历33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浙江工匠1人、浙年工匠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3%。聘请非遗传承人等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形成多元化师资结构。

二、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

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群

围绕嘉善县“3+3”产业布局,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应用(省示范专业)、机械制造技术等高水平专业,同时发展智能制造、国际教育、经济贸易三大专业群。

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推行“5+X”育人模式和“三方联动”培养机制,与富士康、双飞轴承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如“双飞班”“自动化班”),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商、实训资源共享。学校还与嘉兴大学合作中本一体化项目,培养机器人工程等高端技能人才。

三、育人成果与升学就业

升学成绩亮眼

近三年高职考上线率连续保持100%,本科录取率达31.6%,累计162人进入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本科院校,省前100名累计53人。

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牌32项、省级85项,科技类比赛斩获国赛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非遗盘扣技艺传承项目亮相省级博览会,展现文化创新力。

高质量就业保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100%,对口就业率79%,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校获评“浙江省示范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为区域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

四、特色发展与社会贡献

国际化与长三角一体化

开设中澳国际合作班,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筹建嘉善技师学院,计划年招生2000人。

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

将非遗盘扣技艺纳入课程,聘请传承人彭利华授课,打造“善融”德育品牌,实施“五育并举”素养工程,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善作善成”人才。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引领,通过硬件升级、专业优化、产教融合、文化赋能等举措,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其“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对接”的办学定位,不仅提升了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如下: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现场工程师企业实训模式

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了“佳利·北斗现场工程师”学徒培养合作项目。该项目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2207班为试点班,创新性地构建了“三元协同、四方汇评、五能并进”的企业实训模式。这一模式旨在解决学生在企业现场实训中面临的岗位群适应能力不强、现场问题解决能力不足、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通过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控机械分队的技术合作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机械分队与田中精机、蓝创塑胶、明德机械等县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参与技术改进项目6项,完成技术改进方案4个,完成技术图纸3套。还参与了自动化切割器、加工中心底座夹具设计等技改项目16项,并完成了配套技术图纸5套。

现代学徒制试点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技能提升和就业机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方案,通过双向选择选拔“现代学徒”,并签订四方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建育人机制,搭建企业学院和基础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训教交互的方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学校曾与嘉善梅园大酒店、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梅园班”、“双飞班”,并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鸿超公司合作举办“自动化班”。这些合作项目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商、过程共管、培养效果共评的目标。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推进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校发展顶层设计,形成了“5+X”育人模式和“三方联动”培养机制。学校还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服务企业。

其他合作案例

学校还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如德丰重工有限公司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并组织机电、服装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训实习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非遗文化盘扣技艺传承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如何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非遗文化盘扣技艺传承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做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通过聘请地方文化名人担任兼职教师,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积极推动盘扣技艺的传承。学校聘请了嘉善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西塘“吾巧”盘扣社的创始人彭利华女士担任“盘扣”选修课教师,她不仅传授技艺,还分享了盘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盘扣技艺,还能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学校将盘扣技艺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学生作品展等形式,将盘扣“请”进课堂,让传统文化教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学校每周三安排三节盘扣选修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制作传统盘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学校还积极参与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如浙江省技能博览会和技博会等,展示了盘扣技艺的独特魅力。在这些活动中,学校不仅展示了精美的盘扣作品,还邀请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互动体验,进一步扩大了盘扣文化的影响力。

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民间手工坊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非遗文化盘扣技艺传承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国际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成果有哪些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如下:

开设国际班与中外合作办学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推行国际化教育模式,与海外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开设中澳国际班,与德国ASG公益教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国际教育的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深化国际教育理念与实践

学校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通过融合国际元素,构建了专业课程。与境外我国台湾省同德家事商业职业学校开展海峡两岸中职生职业素养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学校合作

学校与嘉兴市内其他国际学校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海盐职教中心等开展了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学校还与国外教育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如与德国ASG公益教育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化教育的实施。

教师培训与国际交流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新高度

学校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培训,例如鼓励教师赴海外研修,引进国际高水平专家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学生国际交流与实践

学校注重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规范开展学生海外研学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学习和实践机会。

国际化办学成果

通过这些国际化教育举措,学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教师仲丽杰获得全国一等奖,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展示了学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效。

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

学校与长三角地区其他职业学校如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江苏省吴江中等职业学校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这种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开设国际班、深化中外合作、加强教师培训与学生交流、以及与区域内外职业学校的合作,全面推进了国际化教育的实施。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的具体获奖情况是怎样的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赛项全国一等奖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嘉善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吴振杰在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举行的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赛项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他的指导老师为叶成龙、马晓群、陈果和陈子杰,其中陈子杰曾于2015年在马晓群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全国一等奖。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

在2024年10月30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嘉善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刘浩、李家乐、杨成奇和陈文博在焊接技术赛项中获得铜奖。指导老师为邵勇豪、周建棋、周海涵和杨蓓蓓。

第四届长三角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和2024年浙江省世界赛

在第四届长三角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中,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获得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22个三等奖。

在2024年浙江省世界赛中,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

在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中,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嘉善技师学院(筹)的冯玮老师获得现代加工技术(五轴数控联动加工)赛项二等奖,邵勇豪获得焊接赛项三等奖,周建棋获得机器人焊接技术赛项三等奖。这三位学生还将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

其他荣誉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省、市、县各级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具体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奖学金9人,奖牌数位居嘉兴前列。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特别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以及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新校区建设背景与目标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是嘉善县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也是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该校以“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创新型”的办学定位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的高职名校。新校区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新校区建设进展

根据证据显示,嘉善县正在积极推进新校区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将于2024年9月投入使用。这一时间表表明学校正在按计划推进新校区的建设,确保在新学期能够顺利投入使用。新校区的建设将为学校提供更加宽敞的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新校区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新校区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其他类似学校在启用新校区后,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功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也将借鉴这一经验,充分利用新校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新校区的功能与特色

从其他学校的经验来看,新校区的建设通常会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功能配套,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这些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新校区的建设还注重打造学校特色,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控技术应用和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设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行业影响力。

未来发展方向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新校区建成后,将更加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围绕“3+3”产业定位,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促进就业。学校将通过高标准的硬件建设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配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将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能力,从而对教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标题: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新高度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372.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