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 千岛湖职教发展新引擎

作者:admin时间:2025-03-31 23:52:20

摘要: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成为推动淳安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千岛湖中...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成为推动淳安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自2013年成立以来,通过整合淳安县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了“一公一民”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学校占地174.6亩,总投资近4亿元,建成了花园式校园,是浙江省最美丽的学校之一。学校设有美术、旅游、烹饪、计算机、机器人等13个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

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学校与杭州淳梓公司合作开展机械类专业实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烹饪专业与千岛湖鱼味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旅游专业与千岛湖君澜度假酒店合作,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开设了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 千岛湖职教发展新引擎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和青年教师协作组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组织了多次教学比武和专业能力竞赛,推动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上取得突破。

学生发展方面,学校注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德育管理创新、文化引领和双创指导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学校在全国、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剑河班”项目,为贵州剑河县输送急需人才;学校还与淳安县农办合作开展农民实用人才培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多层次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办学水平,也为淳安县乃至更广泛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所学校的成功实践表明,职业教育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是什么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设企业课程班

学校开设了多个企业课程班,如“开元课程班”、“君澜课程班”、“洲际课程班”、“飞鱼课程班”和“5个鱼味馆班级”,共计10个企业课程班,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5个企业教室。这些课程班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合作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校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家单位合作,形成了“中高职一体、校企行互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烹饪专业与千岛湖洲际酒店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工程成为杭州市创建示范点。学校还通过“岗位引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互融、工学一体。

职业体验周和实践活动月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周”和“实践活动月”,通过进厂跟岗、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品质。

校企合作课程班

学校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多个专业课程班,如“开元”、“洲际”、“君澜”、“波菲”、“千啤”、“先芯”等企业课程班。这些课程班结合专业特色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山海协作工程

学校作为山海协作的实训基地,与5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具体思路。学校计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高企业参与度,围绕淳安实际和市场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效果。

校园招聘会

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搭建中职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平台。2024年的校园招聘会吸引了35家用人单位,提供了511个实习岗位,学生与实习岗位的比例约为1:3,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多个实习岗位可供选择。

联合培养和技能竞赛

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能竞赛,如汽车驾驶员、公交车驾驶员、教练员等职业技能大赛,并通过创新合作样式和跨区域多工种社会培训,扩大社会辐射力和贡献力。

专业课程改革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采用“三方参与,三选两调”的模式,建立多元选择机制。所有专业按要求开展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开发校本课程。

企业参与教学

学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如大和热磁公司提供最优质的技术人员,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录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如下:

录取率

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是为中考应届初中毕业生开设的,学生通过中考成绩进入学校后,继续学习五年,最终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

学校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设了“导游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学生在完成五年学习后,可直升对口大学,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

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生的初始就业率达到100%。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与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企业合作,成为校外实习基地。2024年,共有146人就业,各专业就业率平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89%,初次就业平均起薪4100元左右。

近两年的高职考上线率为98%,其中本科上线率为36%。

“剑河班”项目具体内容及其对贵州剑河县人才输送的具体成效。

“剑河班”项目是贵州剑河县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输送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具体内容及成效如下:

一、“剑河班”项目具体内容

培训内容与形式

剑河县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涵盖叉车、家政护工、电工、焊工等多工种,以满足不同企业和个人的需求。2024年5月,县人社局组织了叉车工的培训班,学员在培训后直接前往佛山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的目标。培训还结合理论与实践,学员在完成培训后可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并享受就业推荐服务。

培训对象与覆盖范围

剑河县的培训对象包括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及农村劳动力,同时注重培养具有地方特色技能的人员,如刺绣、刺梨加工、民歌、剪纸等,这些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技能,还实现了就地就业。2023年,全县共举办了7期中长期项目制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350人,涵盖叉车、电工、焊工等多工种,为稳岗就业提供了保障。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剑河县整合了农业、扶贫、妇联、文体广电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构建了“订单+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通过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吸引力和效果。县内还通过“贵州人社通”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培训信息,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

创新培训模式

为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剑河县采取了“送教上门”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灵活的培训方式。对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而对在家的农村劳动力,则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培训,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技能。

二、“剑河班”项目对人才输送的具体成效

就业率提升

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模式,剑河县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的目标。2024年5月的叉车工培训班,参训学员全部通过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就业率高达93%。截至2024年,剑河县共举办了32期订单班,培训328人,其中305人已就业,就业率达到了93%。

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

培训不仅提高了学员的技能,还显著提升了其收入水平。有学员在培训后从原来的工资水平提升到每月5000元左右,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通过培训,学员掌握了如叉车、电工、焊工等实用技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来源。

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技能培训,剑河县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乡土人才”库的建设,剑河县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纳入信息库,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

培训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例如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农村电商创业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掌握电商技能,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刺绣、刺梨加工等技能培训,剑河县还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剑河班”项目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模式,结合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政策扶持,有效提升了剑河县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了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成功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积极引进优质企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

学校与杭州梓淳公司合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提供水产业核心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现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核心技术,为淳安“千亿水产业”储备人才。

烹饪专业与千岛湖鱼味馆共建烹饪示范性教学基地,旅游专业与千岛湖君澜度假酒店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学校还开设了“开元课程班”、“君澜课程班”等企业课程班,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校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高校、行业和企业合作,探索“校企互融、工学一体”的新型学徒制模式。烹饪专业与千岛湖洲际度假酒店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工程成为杭州市创建示范点。学校还与开元、洲际、君澜、波菲特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职业体验周”、“顶岗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成长。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开设了多个与企业合作的课程班,如“开元课程班”、“洲际课程班”等,同时引入“民间工艺”和“企业课程”等特色课程,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模式。学校还通过“三选两调”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开发,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

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淳安县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合作,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筑液化天然气安全培训、保安员上岗证考试等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建设。

研学旅行与实践教育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如到吉利汽车学院进行实践教育,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明确专业方向。这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职业素养。

荣誉与成效

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和的肯定。其“现代学徒制”试点被列为杭州市示范性项目,学校还通过教育科研探索“@学堂”模式,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内涵建设的双重丰收。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具体措施

校本研训与网络课程建设

学校制定了全面的校本研训方案,内容涵盖教师网络空间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与运用、翻转课堂实施等。通过这些措施,教师们能够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题研修与教学诊断改进

学校组织教研组定期开展专题研修,包括教学诊断改进、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等。通过每月的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青年教师成长与培训平台搭建

学校通过同伴共研模式,邀请专家讲座,成立青年教师协作组,举办教学比武、专业能力竞赛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还搭建了多样化的培训平台,如讲座、课题研究等,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支持。

企业实践与科技结合

学校制定了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通过体验周、顶岗实习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新技术和工艺,结合科技发展理论与企业实际需求,提升实践能力。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制定了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向专业带头人倾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带动全体教师整体提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邀请专家讲解移动技术与课堂教学创新,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县域联合培训

学校还与其他地区的职业学校联合开展县域专业教师教育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效果

教师整体素养提升

通过校本研训和专题研修,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了显著更新,教学诊断改进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2024年的专题培训班中,参训教师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协作组的建立和同伴共研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及科研等方面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通过新课改培训和教育名著研读等活动,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企业实践和科技结合的培训方式,教师们不仅掌握了新技术和新工艺,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科研能力提高

在县域联合培训活动中,教师们学习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教育科研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推动了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了移动技术与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全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养。

文章标题: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 千岛湖职教发展新引擎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1258.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