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建交领域人才培育摇篮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4 22:45:07 次
摘要: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建交领域人才培育的摇篮,其培养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专业设置与产业深度对接学校聚焦建筑、交通、轨道交通和商贸四大领域,开设建...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建交领域人才培育的摇篮,其培养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深度对接
学校聚焦建筑、交通、轨道交通和商贸四大领域,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智能建造、市政工程技术等1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获评江苏联合学院五年制高水平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入选苏州市职业教育优质专业,专业设置紧密对秸州产业结构升级需求。
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与丰田汽车、博世、巴斯夫等20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形成"共培教师、共育学生、共建基地"的协同育人机制。与倍磅康复医院签署医教协同协议,与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政校合作,并获批苏州市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定向委培班、企业奖学金等合作形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实训基地与教学资源建设
拥有国家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建筑、轨道交通)等六大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超1.3亿元。汽车实训基地提供560个工位,轨道交通实训基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居行业前列。学校获评江苏省"最美自考人(集体)",拓展了继续教育通道。
四、人才培养成效与社会贡献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每年为苏州输送超2000名技术技能人才。在技能大赛中累计获18枚国家级金牌,成为苏州职教名片。学校牵头成立苏州汽车与轨道交通职教集团,服务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战略,参与11个职教集团,直接培养沪苏同城化所需人才。
五、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41%,硕士以上学历77%,"双师型"教师达58.8%。建有21个名师工作室和6个大师工作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金牌11项。2023年智能新能源汽车"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获市级立项,师资持续优化。
该校通过"专业群+产业链""教学+实训+竞赛"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建筑与交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供给基地。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哪些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具体合作模式多样,涵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以下为详细说明:
苏州顺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顺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签约及社会培训启动仪式,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这种合作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推进校企合作向更大规模发展。
一汽大众
学校与一汽大众合作开设了一家2000平方米的4S店,这是国内领先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通过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学校与中亿丰集团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师工作站,开展学生实习、教师研修等活动。双方还尝试“订单”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需求。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与我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学校分别与这两家公司合作开设了无人机项目班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班。这些项目班采用校企合作制教学模式,每周安排两天的教学活动,其中一天深入企业实地学习,旨在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
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学校与建鑫集团合作成立了“苏州建设交通建鑫企业学院”,这是苏州市教育局公布的示范性校企合作项目之一。该合作模式通过共建企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智能建造与运维项目制班
苏州苏大教育服务投资发展集团与学校合作开设了“智能建造与运维项目制班”,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丰田、博世、北京现代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学校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教室和基地,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这些合作包括“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为学生提供实练和专业技能培训。
智能建造、汽车技术、商贸物流等领域百余家企业
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基地建设等方面。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使学校能够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与各类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教融合体系。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训基地数量与规模
学校拥有建筑、交通、商贸三大类专业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配备专业实验教学设备总价值超过10540万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训资源。其中,汽车实训基地是“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省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和“苏州市汽车维修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拥有560个实训工位,是江苏省内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之一。
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的建筑实训基地和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均为江苏省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还建有省级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还为学生提供了接近行业前沿的实践机会,使其在技能培养上更具竞争力。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与丰田、现代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订单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学校还与苏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的多功能性与先进性
建筑实训基地以建筑工程为核心,集成了市政工程、楼宇智能、给排水、建筑装饰等模块,形成了“教学、实训、科研、工程”四位一体的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实践机会。汽车实训基地则结合了“汽车中心、实训中心、文化中心、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获奖成果与社会认可
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教学和实训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在江苏省以上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连续多年蝉联江苏省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奖项。学校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进一步证明了其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需求
学校的实训基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建筑和交通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国家级金牌具体是哪些项目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国家级金牌具体项目如下:
汽车维修类:学校在2007年至2010年间,共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12枚,主要集中在汽车维修和建筑类专业。在2018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获得了汽车机电维修等5枚金牌。
汽车故障检修赛项: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故障检修赛项(教师赛)中,该校教师花建新夺得金牌。
教学能力比赛: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该校谭湘贇、陈桦、许松、杨晶晶团队在土木建筑大类组获得全国一等奖。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具体实施了哪些措施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苏州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多项具体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通过建立“企业工作站”和“名师工作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深度交流。学校每学期安排两名教师入驻企业,参与企业运营和项目开发,与技术骨干共同开发课程。企业技术人员也经常进入学校授课,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固定岗+流动岗”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确保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为脱产教师提供教学工作量补贴,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还选派了200余名教师参与“博士助推计划”,并邀请313名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材编写,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双师”认定与评价机制
学校严格按照“初-中-高”三级标准,开展“双师”教师的认定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1.93%,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为18.88%。
资源共享与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整合校企资源,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引入了行业领军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教学名师,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创新与数字化培训
学校注重机制创新,通过标准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并通过严格的项目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通过专业设置和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对接,具体有哪些成功案例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专业设置和服务区域经济需求的对接,成功地推动了学校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说明其具体做法和成功案例: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的紧密结合
学校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苏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新兴专业,同时减少传统燃油车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还开设了物流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智能建造、轨道交通等专业,这些专业直接对接了苏州及江苏地区的建筑行业、轨道交通和物流行业。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学校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参与了苏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土建施工工程等重大项目,并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共同开展新工艺新技术培训。学校还与当地建设类企业合作,创建了“鲁班学院”,培养“四化合一”的技能型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
轨道交通领域:学校开设轨道交通专业,培养轨道交通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直接服务于苏州轨道交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领域:学校新增新能源汽修专业,培养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满足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建筑行业:学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建筑产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开发与行业标准引入
学校开发了“模块+平台”课程体系,并引入行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智能建造领域,学校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开发了相关课程。
职教协作联盟与区域互动
学校成立了职教协作组织,参与全国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装配式建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并与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的职业院校加强互动和交流。
本土化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强调本土化发展,通过构建基于本土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通过企业对毕业生后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来评判办学质量,并据此优化教学内容。
特色化办学优势
学校建有六大专业群,涵盖智能建造、汽车技术、商贸物流、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化办学优势。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是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引入行业标准等方式,成功地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
文章标题: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建交领域人才培育摇篮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436.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