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艺术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先锋
作者:admin时间:2025-04-05 14:42:47 次
摘要:温州艺术职业学校(或称温州艺术学校)作为艺术教育的先锋,其卓越成就和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底蕴与办学定位学校前身为1944年创办的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或称温州艺术学校)作为艺术教育的先锋,其卓越成就和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前身为1944年创办的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历经70余年发展,现为温州市唯一的公办艺术类完全中学。学校以“尚美教育”为核心,秉持“博文弘艺、立德树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将美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校园坐落于松台山麓、九山湖畔,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人文气息浓郁。
升学表现突出:高考艺术类一段率从2015年的40%跃升至2020年的80%,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我国美术学院等顶尖院校。
比赛佳绩频传: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艺术赛事中屡获殊荣,如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一等奖,温州市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比赛多个奖项(如《Vest Bag》《浮光魔方小夜灯》等作品)。
明星校友涌现:培养出“我国好声音”冠军邢晗铭、演员许媛媛(《门巴将军》主演)等艺术新星。
多元化课程:构建涵盖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专业的“尚美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艺术史论、文化课等综合课程。
顶尖师资团队:拥有省特级教师、市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并聘请国内外艺术院校专家授课。
跨界融合:与20多所高校及行业协会合作,参与五省艺术特色教育联盟,举办高规格大师课、社区艺术活动,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社会认可:获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并成为多所艺术院校的生源基地。
学校通过艺术节、音乐会、舞台演出等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同时探索“品质校园”建设,目标打造全国知名的艺术教育“金字招牌”。其教育模式注重德技并修,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如非遗文创设计、瓯越文化挖掘等。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创新的教育理念、卓越的育人成果,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的标杆。其“尚美教育”不仅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更通过艺术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彰显了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中的先锋作用。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历史沿革和重要转折点如下:
创办与早期发展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前身是1944年创办的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建国高商”),由民国时期的浙江省税务局长张淼(温籍留学生)等学校董事会成员创办,主要成员包括戴千里、李一飞、屠白麐、金嵘轩、叶蕴辉、王道华等。学校在创办初期就注重文艺教育,学生在建校不久后便开始开展文艺活动,成立了“高商剧团”,并在浙南地区享有良好口碑。
多次更名与迁址
1943年11月,永嘉县人民将学校定名为“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45年秋,学校改名为“温州建国中学”。
1956年上半年,学校再次改名为“温州第四初级中学”。
1958年秋,学校正式定名为“温州市第七中学”。
2007年5月23日,温州市第七中学承办了“温州市艺术学校”,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艺术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
从公立到私立的转变
学校经历了从公立到私立的转变,这一过程反映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性质变化。
艺术教育的兴起与特色发展
1960年代,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
1979年至1995年,学校逐步恢复高考制度,毕业生被大专院校录取,标志着学校在教育质量上的提升。
2007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温州市艺术学校”,并逐步确立了“尚美”教育理念,强调艺文并重。
现代发展与成就
学校于2015年进行了校园改建,并于2019年竣工,占地37亩,位于温州市区中心的松台山麓、九山湖畔,环境优美,设施先进。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900名学生,实行小班教学,面向全市自主招生。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包括省特级教师、市级名师、省级教研员等优秀教师。
学校的艺术高考录取率从2015年的40%提升至2020年的80%,输送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至国内外顶尖艺术高校。
荣誉与社会影响
学校多次荣获“全国学校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我国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班”、“浙江音乐学院特色专业”、“我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基地”。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自1944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迁址,从最初的商业职业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艺术特色完全中学。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尚美教育”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和实践方法: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秉持“求真先善求美”的校训,强调“尚美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基础和美术素养的学生,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气质优雅、全面发展、美术见长”的尚美少年。学校通过“尚美”课程体系,将美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文化深植于学生的求学生涯中。
学校构建了涵盖“家国情怀、个人志趣、文化基础、艺术特长、实践创新、美好生活、身心健康、公民素养”八大领域的“尚美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不仅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还强调身心健康、公民素养和美好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家国情怀与个人志趣:立于课程体系的顶端,引导学生发展的方向。
文化基础与艺术特长:通过艺术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创新:通过户外写生、场馆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美好生活与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追求、管理、经营自己的生活,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和谐。
公民素养:强调与他人社群的融合连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通过校本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推进“尚美”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校本化: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名家讲座、组织美术活动、开设国家课程等。
专业化:通过教师培训和研训项目,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和以美育人的能力。
特色化:开发适合学生学情的课程纲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
学校在实践中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为了学习的评价”。例如:
下乡写生研学课程:以“金华市婺城区俞源古太极村”为例,通过实地写生、家书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感受力、表达力和生活仪式感,促进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
校本研训项目:通过教师大会、理科活动、文科活动和综合学科的特定下午进行培训,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营造积极的语言生态系统,鼓励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例如:
发现美:教师发现和认可学生的美,学生发现和认可同伴的美。
欣赏美:构建校园积极正面的语言生态系统,让校园更柔和,教育更温暖。
创造美:发挥每个人的价值,见贤思齐,美美与共,让世界因我们而变得更美好。
“尚美教育”理念的实施不仅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还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尚美”课程体系的实施,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在与高校及行业协会的合作模式和成效方面,有多个具体案例和显著成果。这些合作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推行“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与多家幼儿园和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拥有附属童之梦幼儿园和全市50多家幼儿园作为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还与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参与了温州市首届职业院校学生艺术设计比赛,这是行业协会首次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双元育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创意和基本功,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上级单位)与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合作举办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高等专科教育项目,该项目已成功招生并运行多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还连续多年主办国际设计双年展,吸引了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参与,展示了温州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还与温州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了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温州华侨职专与温州理工学院合作开设了工艺美术(环境设计)专业中本一体化班,打通了从中职到本科的学历晋升通道。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师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23年全国鞋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并在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国际合作以及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等多种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还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在艺术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开展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为幼儿教育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温州设计学院通过与温州珍瑾服饰等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小镇内工作室进行实训,提前适应行业竞争,这种模式也得到了推广。
艺术设计比赛的创新与成果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并组织了温州市首届职业院校学生艺术设计比赛,这是行业协会首次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旨在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10所职业院校的参赛作品,涵盖产品、视觉、环艺设计等专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6项。这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基本艺术功底和创新能力,还推动了校企合作和学生对瓯越文化的深入理解。
丰富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学校开设了包括艺术幼师、音乐、舞蹈、美术、电脑美术设计、服饰艺术设计、个人形象设计、艺术文秘、导游、新闻采编、播音、表演等在内的多种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还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机会。
学生就业与升学率高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均较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升学率也达到95%。许多学生考入了我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我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部分毕业生还被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显示出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学校通过艺术教育深入挖掘和传播温州本土文化,如瓯越文化。学生通过参与艺术设计比赛等活动,创作了温州明信片、邮票、创意家居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还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和教育机构保持紧密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升教学水平。学校与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共建了GPST国际研究院,开展幼儿教育研究,同时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合作,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这些都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温州艺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校友发展总体表现良好,具体如下:
就业率与升学率:温州艺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率达到了95%。学校在专业技能考核中表现突出,合格率达到100%,并在历届全市专业技能比赛和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团体、个人一等奖,这表明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学生就业和升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优秀毕业生的去向:学校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生,他们不仅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还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有毕业生成为温州小莱坞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温州星Show高端儿童礼服馆的创办人等,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温州艺术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艺术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社会认可度:学校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表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专业与就业方向:学校开设了艺术幼师、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服饰艺术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与当前社会需求高度契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学校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路径。
文章标题:温州艺术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先锋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370.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