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海洋特色专业领先的职校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4 22:52:11

摘要: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是舟山市办学最具海洋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在船舶修造、石油化工等涉海专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领先地位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船舶修造专业优势突出省级...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是舟山市办学最具海洋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在船舶修造、石油化工等涉海专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领先地位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船舶修造专业优势突出

省级特色专业认证:2015年,该校船舶修造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新兴专业,成为浙江省首个船舶修造产业基地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深度合作:与常石集团、金海重工等企业共建“常石分校”和“金海重工教育培训基地”,形成“一校两翼”办学格局,累计培养400多名优秀毕业生,并与17家重点企业组成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招生就业联动、资源共享。

实训体系完善:建有船舶修造实训基地,配备13个专业实训室,设备总值超1000万元,实训开出率达100%。采用“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生中级工获证率95%以上,就业率达98%。

二、石油化工专业快速发展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海洋特色专业领先的职校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合作开设五年一贯制化学工艺专业,共享高校师资和实训资源,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

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开设化工工艺、港口机械(石化方向)等专业,并计划申报省级特色示范专业。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石油化工学院已培养800余名毕业生,近半数服务于本地石化企业。

产教融合平台:共建绿色石化产业学院,共享上亿元仿真培训系统,并投资建设县域公共实训基地,覆盖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及科技研发需求。

三、区域合作与办学层次提升

高校资源引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设立石油化工学院、产学研基地及职工培训学院,提供高职教育支持,推动岱山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职教园区整合:岱山职教园区整合中职与高职资源,形成“两院一地”(石油化工学院、产学研基地、职工培训学院)布局,覆盖船舶修造、石化、港航物流等产业需求。

四、荣誉与社会认可

2012—2016年连续4次获评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承办省级技能大赛,如2018年化工专业学生在浙江省职业能力大赛中获总分第7名,并多次举办市县级海员技能大比武。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训体系、整合高校资源,在海洋特色专业领域形成了“船舶修造引领、石化新兴突破、中高职协同发展”的格局,成为服务地方海洋经济的重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石集团、金海重工等企业的合作模式和成效具体是什么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石集团、金海重工等企业的合作模式和成效具体如下:

合作模式:

校企双主体培养: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常石分校和舟山市船舶修造专业岱山金海湾教育培训基地,形成了“一校两翼”的办学格局。

订单式招生: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招生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直接到合作企业工作,如常石集团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学生培养。

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在常石集团和金海湾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训车间,提供学生实操训练条件。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建舟山绿色石化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技能展示和竞赛平台。

合作成效:

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已为企业培养了400多名船舶修造优秀毕业生。学校还通过订单式招生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

产教融合:岱山县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多家重点企业(包括常石集团和金海重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招生就业联动、设施资源共享、专业特色共育”的合作机制。

社会认可度高: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

创新与改革:学校通过“订单式招生”、“实习生跟班管理”、“校企合作办学”等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快速就业的通道。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船舶修造实训基地的具体设施和实训项目有哪些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船舶修造实训基地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实训项目,具体如下:

实训基地设施: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船舶修造、电子电工、数控车床、计算机、加工中心等13个专业实训室,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如可拆装船体结构(分部件、段、总段)实物或模型、电焊机、千斤顶、角向磨光机、数控金属切割机、龙门行车、电磁吊具、三辊卷板机、压力机、折弯机等。

学校还引入了虚拟现实焊接、虚拟船厂等设备,用于船舶焊接、船体加工与装配、船体检验等实训教学。

实训项目: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车间,企业按自身要求配备各种实训设备,学校定期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并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实训内容涵盖金工、焊接、电工基础、钳工、计算机绘图、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船舶钳工、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船舶管子智能制造和管路安装等。

学校注重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开展“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

校企合作与师资力量:

学校与常石集团、金海湾船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了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常石集团分校和岱山县金海湾教育培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训。

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课堂,确保学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实训基地的功能与目标:

实训基地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更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岱山县海洋经济和船舶修造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石油化工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是什么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石油化工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如下:

课程设置

石油化工学院开设了三个专业:石油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和应用化工技术。这些专业均是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课程包括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有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总控工”专项培训等,旨在培养从事生产操作、安全监测、产品检验和安全开发的实际工作岗位。

石油炼制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涵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炼油装置仿真实训操作等,目标是培养从事炼油工艺操作与生产控制、石油产品质量检测、油品销售等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侧重于设备维护、环保检测、产品开发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培养学生在化工企业中从事设备维护、环保检测等工作的能力。

教学特色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学院实施“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实训体系:学院拥有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和化工专业实训中心,实训总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配备大型设备400多台(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学院还构建了石油化工工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涵盖原料性质、工艺流程、仪表参数、化工设备等多方面知识,并按照“衔接有序、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岗位对标”的原则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化工制图与识图”和“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等前置课程后,再进入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科研与创新:学院在教学改革和科研方面成效显著,主持和立项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并发表了多篇教科研论文,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硬件设施

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包括石油化工实验实训中心和标准化考场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提升学生就业率和中级工获证率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提升学生就业率和中级工获证率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订单式”培养和模块化教学:

学校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实际需求,还通过模块化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推行“双身份”教育和现代学徒制:

学校实行“双身份”教育,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按照企业培养方案进行技能训练,从而提前适应企业准员工的培养机制。学校还推行“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操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其职业能力。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力量:

学校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聘请专业教师如化工专业教师,加强师资力量。学校还建立了电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开展电工技能考证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提升机会。

开展“技能大师讲堂”和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定期举办“技能大师讲堂”,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讲解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还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如化工分析类比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1+1”联动机制:

学校通过“1+1”联动机制,联合县总工会等部门,成立岱山县电工创新工作室,开展电工技能考证培训,并通过技能竞赛评选出优秀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

推行“工学交替”模式:

学校大力推进“工学交替”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参与实际工作,从而提升其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

学校不断调整就业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同时与企业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提升学生考证率和就业率:

学校通过上述措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中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得率,达到了95%以上,同时就业率也达到了98%以上。这表明学校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块化教学、“双身份”教育、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力量提升、职业技能竞赛和“工学交替”模式等多种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中级工获证率。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的国家级荣誉和社会认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和社会认可,具体如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团队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在2023-2024年度比赛中,由夏光辉、徐伟波、费益三位老师指导的学生郑佳洁、张俊豪、李洁荣获全国一等奖,学生李蕊、张吉、翟佳兴获得全国二等奖。夏光辉老师还被授予“2024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荣誉

学校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中表现优异,化工生产技术项目获得省二等奖,工业分析检验获得省三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该校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省级荣誉

学校的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浙江省第二名,并成功晋级国赛。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和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被授予“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称号,体现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性和示范作用。

其他社会认可

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特色办学先进职业院校”和“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这些荣誉表明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章标题: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海洋特色专业领先的职校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460.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