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4 13:32:00

摘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无锡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一、办学实力与历史积淀作为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拥有64年办学历史,前身...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无锡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办学实力与历史积淀

作为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拥有64年办学历史,前身可追溯至1959年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历经多次升级后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前茅(2023年排名第二),综合实力显著。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

学校紧密对接无锡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需求,开设54个专业(含6个本科专业),覆盖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其我国家级重点专业群、省级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数量众多,如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享誉全国。这种专业布局直接服务无锡“工商名城”的产业升级,与地方经济形成深度联动。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作为产教融合的标杆,学校与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多个产业学院(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研发中心,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冠名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方式,年均输送近5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在无锡本地就业率高达65%。学校年培训企业员工等社会人员达39万人日,成为区域技能提升的重要平台。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

学校拥有747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1%,博士学历教师超22%,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数量领先。教师团队通过校企双向流动、实践课程开发等方式,将行业经验融入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学校还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实训基地,生均教学设备值等指标居全国前列。

五、高就业率与人才培养成效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月收入显著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学校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体系,与200余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生专转本通过率约70%,为区域输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典型案例显示,该校贫困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现高质量就业,助力家庭脱贫。

六、政策支持与区域引领

无锡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该校升格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凸显其区域核心地位。作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组成部分,学校在无锡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立中高本衔接、普职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学校还承担东西部协作帮扶任务,输出职业教育经验。

七、国际化与创新发展

学校与全球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开展合作,招收留学生并通过教育质量国际认证。在信息化方面,率先建成数字校园样板校,推广网络课程与远程教育,适应技术变革趋势。其创新实践如“学分银行”制度、创新创业学院等,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范例。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深厚的办学积淀、紧密的产教联动、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政策支持下的战略升级,已成为无锡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哪些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研发中心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和研发中心,具体包括以下企业:

施耐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施耐德合作,共建了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并在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西门子:学校与西门子共建了多个产业学院,如西门子数字孪生技术学院,并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合作。

新大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大陆共同建设了产业学院。

无锡透平叶片:学校与该企业合作,聚焦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无锡威孚高科集团:学校与威孚高科集团共建了“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无锡贝斯特精机:学校与贝斯特精机合作,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无锡大明重工:学校与大明重工共建了“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比亚迪:学校与比亚迪合作,共建了比亚迪云行新能产业学院。

新道数智:学校与新道数智合作,共建了现代特色产业学院。

ABB集团:学校与ABB集团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数智控股集团:学校与数智控股集团成立华东数字工业产教融合基地,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共建了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学院,如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教集团,这些合作项目覆盖了智能产线、大数据应用、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实训基地具体包括哪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实训基地具体如下: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建设了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分别是数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级实训基地:

学院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教学支持。

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学院还建有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和内容。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如何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帮助贫困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资助与校企合作结合

学校与永达集团及上海永达公益基金会合作,启动了校企合作助学项目,旨在通过精准资助育人,实现“帮困”与“扶智”的深度融合。这一项目不仅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还为学校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同时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优质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新生态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新生态,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并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通过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提供实习机会,提升职业技能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学校与优质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确保学生“进校即就业”,从而帮助贫困生从“就业难”到“就好业”的转变。

建立长效机制,培养技能型人才

学校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联合企业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在线培训、现场培训等方式满足中小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需求,从而帮助贫困生掌握实用技能并顺利就业。

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地方产业需求

学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29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并开发了900余门课程。这些课程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区域产业需求,从而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通过举办就业指导与服务活动、利用线上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学校每年举办大量的招聘会和宣讲会,帮助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并实现高质量就业。

助力中西部职业院校发展

学校还通过与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中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对口帮扶,以整体输出的方式推进精准扶贫。通过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措施,帮助中西部地区学生提升技能并实现高质量就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从精准资助、产教融合、实习机会、技能培训、专业优化、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贫困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化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案例或成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案例和成果如下: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依托多个国际平台,如美国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国家的院校开展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中美、中丹、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分别入选江苏省教育厅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海外办学与汉语中心建设

学校在马来西亚设立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管理科学大学汉语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汉语培训,并开展了多项师资交流和科研合作。该汉语中心3年来共招收了1000余名学生,开展了60000余人的汉语培训。学校还在印尼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共建了“无锡职院——德龙印尼学院”,并招收了204名印尼留学生进行订单班培养。

国际化课程与科研平台

学校通过“四阶跃升”模式,构建了专业化、国际化的中外混编教师团队,并开发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课程。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学校还构建了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将国际合作推向更高层次。

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

学校通过“引进·生创·共建”模式,提升了国际化教育品牌。学校引进了大量优质课程、教材和资源,并与留学生联合培养了来自63个国家的近2000名留学生。学校还开发了多个智能制造类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被多国高等院校采用。

国际认证与奖项

学校荣获世界职业与技术教育联盟(WFCP)卓越奖,并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还通过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获得B等级有效期6年。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的多所本科高校合作,开展了跨国分段联合培养、来华短期留学、教师交流互访等项目。学校与马来西亚管理科学大学合作开设了本科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

汉语培训与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共建海外分校和汉语中心,开展汉语培训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并为东盟国家教师提供培训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还推动了海外企业产能扩展。

国际化教育成果展示

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我国教育报》以及泰国《中华日报》等媒体均对学校的国际化教育进行了宣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分银行”制度和创新创业学院是如何运作的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分银行”制度和创新创业学院的运作方式体现了学校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旨在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和个性化发展。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

制度背景与目标

学分银行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个性化教育需求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学分积累与置换,拓展学生的成长成才通道,实现多元化的教育路径。学校制定了《学分银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学分获取、置换及管理的具体规则,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等活动,以促进教学改革和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实施机制

学分银行的运行依托于统一的学生学习成果档案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等获得相应学分,并在学分银行管理平台上进行学分存储和置换。学生完成一项专利或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可直接兑换为相应的素质教育学分。截至2023年,共有458人次通过学分置换获得了1131.5学分。

成效与影响

自2017年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办法》以来,已有1695名学生通过学分置换完成了6153门次课程的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力。学分银行的建立促进了产教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成长路径。

二、创新创业学院的运作

成立背景与定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成立了开源创新创业学院,以“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造杰出人才”为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学组织原则

创新创业学院采用“小班教学、导师引领、项目驱动、强化实践、鼓励创新”的教学组织原则,鼓励学生参与纵横向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实施创业实践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还通过学分互换计入素质教育学分。

成果与特色

学院自成立以来,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挑战杯”等全国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专利申请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学校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包括开设适合学生创新创业的选修课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并通过导师制和校友讲座等形式激励学生创新创业。

三、两者的结合与协同效应

学分银行制度与创新创业学院的运作相辅相成。通过学分银行的灵活学分置换机制,学生可以将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所获得的成果转化为学分,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而学分银行则为这些实践活动提供了学分认定和激励机制。这种双向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标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931.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